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水利要闻

李鸿忠接受新华社专访 畅谈构建支点蓄势跨越

日期: 2011-03-03 09:38:03 来源:
阅读量:

  “两会”前夕,湖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李鸿忠接受新华社高级记者、湖北分社社长梁相斌专访。李鸿忠提出,“十二五”时期,湖北已经站在蓄势待发的历史新起点上,理当应机直起,抓牢机遇,实现跨越式发展,将湖北建设成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专访内容如下:

  梁相斌:当前,国家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正在全面推进,湖北肩负着怎样的历史使命?将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如何发挥作用?

  李鸿忠:2005年8月23日,胡锦涛总书记视察湖北时,提出“湖北要成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这是党中央从国家战略层面对湖北经济社会发展的科学定位,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和胡锦涛总书记对湖北的高度重视和殷切期望,为湖北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对我们是极大的鼓舞和鞭策。

  何为支点?我们体会:支点就是支撑点、着力点、增长点,就是要在经济社会发展上好于、优于、快于其他地区,在地位、作用、影响力和辐射引领带动功能上重于、高于、强于、大于其他地方,而这些“重、高、强、大”必须以湖北发展的实力、规模、质量体现出来。

  “十一五”时期,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湖北省委从政治和全局的高度,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加快构建战略支点作为重大责任和崇高使命,将构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作为凝聚全省力量的目标和旗帜,不断丰富和完善战略支点建设内涵,加快构筑战略支点建设体系,强力推进战略支点建设,全面超额完成“十一五”规划目标任务,全省综合实力大幅提高,在构建战略支点的征途上迈出了坚实步伐,为“十二五”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我们主要采取以下措施来推进支点建设:

  一是着力推进“两型”社会建设,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坚持把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全力支持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着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以国家批准武汉城市圈建设“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为契机。二是深入实施“两圈一带”战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以“两圈一带”战略为抓手,大力推进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试验区、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建设和湖北长江经济带新一轮开放开发,实现了与国家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的对接和全省区域发展战略的全覆盖。三是统筹城乡发展,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先后开展仙洪新农村建设试验区、山区贫困县市脱贫奔小康、鄂州城乡一体化、竹房城镇带城乡一体化等多区域、多层次的试点工作,推动全省新农村建设由点到面有序健康发展;牢记湖北作为农业大省在国家粮食安全中承担的重要责任,大力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全省粮食连续7年增产,油菜和淡水产品产量连续15年保持全国第一。四是着力“弯道超越”,有效提升综合实力。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中,我们坚持危中寻机、化危为机、弯道赶超,在扩大内需中抢抓机遇,实现投资较快增长;在加快发展中挖掘消费需求潜力,消费动力不断增强;在提升要素保障能力中增强发展后劲,发展环境有效改善。五是坚持共建共享,努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加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收入,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努力为人民群众办实事,解决了一大批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

  经过全省上下5年多的艰苦奋斗,重要战略支点建设取得了显著的阶段性成果。一是战略支点实力初具规模。2010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5万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突破1万亿元,地方一般预算收入突破1000亿元,经济社会发展跨上新的台阶;投资增速、消费增速、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外贸进出口等多项指标领先中部地区;外贸进出口总额259亿美元,出口144亿美元。二是战略支点框架初步形成。7个产业规模过千亿,先进制造业基地初步形成;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全省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到10。8%,高新技术产业基地日益强化;农产品加工产值与农业产值之比突破性提升,优质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建设成效显著;湖北率先进入高铁时代,正在由区域性的“九省通衢”向全域性的“九州通衢”迈进,现代物流基地和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三是战略支点功能初步显现。2010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和进出口总额增长速度均居中部地区第一,引领功能初步显现;以武汉被国家确定为中部地区中心城市为标志,湖北作为中部地区发展现代服务业重要平台的功能初步形成,服务功能初步显现;武汉成为全国重要铁路枢纽,增强了湖北交通辐射功能,辐射功能初步显现;武汉出口加工区、武汉东西湖保税物流中心、汉口北国际商品交易中心等重点项目相继建成,带动功能初步显现。

{Ky:PAGE}

  “十二五”时期,湖北必须以速度高于全国、高于中部平均的业绩,以名副其实的中心功能、示范作用、“两型”建设的前列位置来担当起支点重任。所以,我们在制定“十二五”规划纲要的建议中,在省第九次党代会提出的建设“四基地一枢纽”目标基础上,又提出要增强自主创新示范功能、对外开放服务功能、“两型”社会建设引领“三大功能”,并提出要把跨越式发展写在“十二五”发展的旗帜上,努力在建设重要战略支点方面取得明显进展,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作出更大贡献,不辱使命,不负重托。

  梁相斌:湖北有辉煌的历史,是中国近代工业的“摇篮”,是辛亥革命首义之地,改革开放之初也屡得风气之先,无论是外地人还是本地人都感觉湖北“应该发展更快些”,我们也注意到湖北省委提出了“跨越式发展”的目标,请问,跨越式发展有什么具体内涵?其实现路径是什么?

  李鸿忠:推进湖北跨越式发展,是坚持科学发展这一主题的根本体现,是顺应湖北人民过上更好生活新期待的必然要求,是加快构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的重要举措,也是湖北省委、省政府自我加压的一种精神状态和工作追求。我们讲跨越式发展,不是简单追求指标的高速度,而是按照科学发展的总体要求,追求又好又快的发展。其核心内涵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总量规模的跨越。“十二五”时期要努力实现全省地区生产总值总量规模从1。5万亿到2。5万亿的跨越,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从1万家到2万家的跨越。二是发展方式的转变。坚持把经济增长与结构调整更好地结合起来,把经济发展与改善民生更好地结合起来,把发展生产力与调整生产关系更好地结合起来,使经济增长真正建立在结构优化、质量提高、效益改善的基础上,努力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三是产业竞争力的提升。跨越式发展要落实在综合竞争力提升中,其中产业竞争力的提升是关键环节。在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方面,要以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为依托,突破一批核心关键技术,培育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占领一批高技术制高点,构筑一批产业发展战略高地,实现发展方式向自主创新、创新驱动的跨越。在支柱产业的发展壮大方面,要按照全省重点产业调整振兴实施方案的要求,实现轻工、电子信息、石化、装备、船舶等几大产业倍增发展。四是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功能的充实。把湖北建成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是中央赋予湖北的光荣使命。“十二五”期间,我们要进一步增强湖北在中部地区的自主创新示范功能、对外开放服务功能、“两型”社会建设引领功能等,努力在建设重要战略支点方面取得明显进展,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作出更大贡献。五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方面取得新进展。“十二五”时期,我们要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总体进程,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概括地说,就是发展思路、观念的跨越,总量规模的跨越,发展质量、水平的跨越,位次、功能的跨越,惠及民生的跨越。

  “十二五”时期,湖北发展机遇更好,发展基础更好,发展条件更好。古话讲,“天与弗取,反受其咎;时至不行,反受其殃”。我们必须因势利导,顺势而为,推进湖北跨越式发展,力争一年迈出一大步,五年跨上新台阶,使湖北在中部、在全国的位次逐步得到提升。

  梁相斌:您刚才提到“惠及民生的跨越”,但据我们了解,湖北省的财政实力与东部一些发达省份相比较为薄弱,在财力有限的情况下,湖北会采取哪些办法来给老百姓办大事、办实事?

  李鸿忠:民生连着民心,民心凝聚民力。实现民生共享,既是我们党的执政宗旨、理念和目的,也关系到可持续发展。没有群众的富裕,发展就失去了目的;没有群众的参与,发展就失去了依靠。做大蛋糕与分好蛋糕是密切相关的,分不好蛋糕,也会影响做大蛋糕。我们的主要办法是政策倾斜、放水养鱼、保障重点。

  过去几年,我们在财力有限的情况下,一直坚持“财力下移、困难上移”。在农村税费改革后,我们建立了“以钱养事”的农村公益服务新机制,并在全国率先建立了农村义务教育与政法机关经费保障体制。对农村“少取、多予”的同时,省委、省政府还“放活”县市,不仅将审批权限下放县里,省对县进行财政直管,还对县域经济增量部分产生的税收“只予不取”。最近几年省里每年新增10亿元用于扶持县域经济的发展,今年要达到40亿元。

{Ky:PAGE}

  我们一直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每年围绕就业、上学、看病、行路、住房、治安、环保等问题,为群众办好8-10件实事,收到明显成效。近5年已累计新增城镇就业352万人,帮助失业人员再就业241万人。覆盖全省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初步建立,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实现了城乡全覆盖,城镇居民基本医疗试点启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参合率达到97%以上,以社区为基础的城市医疗服务体系加快推进,城乡困难群众大病医疗救助及城镇低保人员大病医疗保险制度等逐步提高。

  可以说,“十一五”是改革开放以来湖北社会民生改善最大、人民群众受益最多的时期,全省社会事业领域五年累计投资2545亿元,是“十五”时期的2。5倍。去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16058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5831元,分别增长了12。8%和13。5%。

  今年省级财政总支出拟安排1322。5亿元,重点保障民生支出,向重大民生工程和社会事业发展的薄弱环节倾斜,向困难地区、基层和群众倾斜。教育支出预算比上年增长179。7%,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预算比上年增长13。7%,医疗卫生支出预算比上年增长14。9%;今年要建设保障性住房和各类棚户区改造住房30万套以上。

  省委、省政府还专门作出决定(鄂发[2011]6号),从稳定和扩大就业、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健全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支持发展教育、加强社会救助工作、改善人居环境、加大扶贫助残力度等7个方面34个具体问题提出改善民生工作的意见。

  最近,我们省委、省政府经过调研论证,先后启动了武陵山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建设和大别山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建设。大别山区是著名的革命老区,为中国革命作出了巨大贡献,武陵山区是我国内陆多省交界地区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聚居区,也是全国18个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之一,我们在湖北“一东一西”两个相对欠发展的地区开展试验,不是简单地补发展的课,而是要科学发展、一步到位。湖北武陵山试验区实现生态立区、产业兴区、开放活区、富民稳区的目标,大别山试验区要建成科学发展的示范区、解放思想的试验区、艰苦奋斗的创业区、民生改善的先行区。两个试验区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要大幅提高当地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让他们的日子过得一天比一天好。

  梁相斌:最近,湖北潜江市的彭高峰通过网络,找回失散三年的儿子,您欣喜地作了批示;八年前,您曾就“打拐”作出过批示,这件小事可以看出您对群众的关怀。要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您对湖北省各级领导干部有何要求与期望?

  李鸿忠: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宗旨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没有群众就没有党,党的最根本危机是群众不信任,我们最根本的危险是脱离群众。民心之背向决定我们党的执政地位稳固还是动摇,得到群众拥护是我们党的根本利益。我们党是人民群众实现历史发展目标的工具,群众是用工具的人。人民群众不用我们了,我们就不存在了。人民群众是我们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我们党力量与智慧的源泉。党和群众的关系就是鱼水关系、血肉关系、种子与土地的关系。因此,我们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在对待人民群众的疾苦上,要像体谅自己的父母、孝顺自己的父母那样,诠释“父母官”的新解新意。《诗》曰:“乐只君子,民之父母”。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此之谓民之父母。

  我们希望全省各级领导干部在发展与民生的关系上,牢记“六民”要旨,即民评民说是标准,民心民力是依靠,民意民声是依据,民愿民盼是方向,民惠民富是目标,民苦民痛是失职。要把做好群众工作作为领导干部的基本功,切实在深入、深情、深度、深化上下功夫。要以为群众谋利益为出发点,敢于做群众工作;把群众视作父母,与民同心,乐于做群众工作;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勤于做群众工作。共产党人感情的最高体现就是对人民群众怀有一颗赤诚之心。邓小平同志深情地说过“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们要带着对待父母的感情来对待群众,为人民尽心竭力办实事。

地址:湖北省荆州市荆州区武德路56号 电话:0716-8264484 0716-8524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