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水利文化 > 水利历史

关于湖北省四湖流域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的几点思考

日期: 2014-01-15 11:24:02 来源:
阅读量:

        四湖流域是湖北省最大的内河流域,地处长江中游、江汉平原腹地,跨荆州、荆门、潜江三个地市,因境内原有洪湖、长湖、三湖、白鹭湖四个大型湖泊而得名。现有面积11547.5平方公里,人口510多万人,耕地650多万亩,水域344万亩,是全省乃至全国重要的粮、棉、油和水产品基地,素有“鱼米之乡”和“天下粮仓”的美誉。

        四湖流域河网纵横交错,水系十分复杂,水利工程众多,综合利用好区内丰富的水资源、促进人水和谐、保障粮食安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历来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经过60多年的治理和建设,四湖流域的防洪抗灾能力有很大的提高,但规划内的水利建设任务远未完成,“水袋子”、“虫窝子”等问题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按照中央一系列会议的要求,当前四湖地区的水利工作必须优先解决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生活保障、生产条件、人居环境等方面的突出问题,进一步增强防洪保安能力、供水保障能力和生态保护能力,让“鱼米之乡”水清岸绿,让“天下粮仓”保障有力,让四湖地区永葆生机。

       一、推进四湖流域水生态文明建设意义特殊

       四湖流域区位优势独特,水利资源丰富,社会贡献巨大,发展前景广阔,推进四湖流域水生态文明建设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一)地理位置十分特殊。

       四湖流域属古云梦泽,东望武汉,西接三峡,北临汉水,南抵长江,为长江中游一级支流内荆河流域。“万里长江,险在荆江”。四湖地区位于长江中游最为险要的荆江北岸,西北部为荆江大堤与丘陵、山地相连,其它区域被“两江两河(长江、汉江,沮漳河、东荆河)”环绕。区内湖泊众多,河渠密布,堤垸纵横,地势平坦,自西北向东南倾斜,海拔最高点136.5米,最低点为20.0米,地面高程在34.0米以下的地区约占全流域总面积的75%。由于长江、汉水和东荆河长期受泥沙冲积的影响,形成了两边高、中间低的槽形地势。四湖地区长湖以北为丘陵岗地,中下区主要是冲积平原,区内广泛沉积了第四纪全新统的松散堆积物,属于江汉断陷盆地。

       四湖地区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遗产和丰富的人文地理景观,是楚文化的重要发祥地和著名的三国古战场。区内拥有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全国大遗址保护示范区;同时还拥有江汉油田、沙市电厂等多个大型中央企业,发展了数家实力雄厚的上市公司,汇聚了一大批蓬勃发展的中小企业,近几年还引进了一批世界500强和国内知名企业投资兴业;高速公路、高速铁路和国道、省道纵横其间,古老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是湖北省“建成支点,走在前列”的重要支撑

       (二)自然灾害十分频繁。

       四湖流域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夏季炎热,具有四季分明,热量丰富,光照适宜,雨水充沛,光、温、水同季的特点。四湖地区多年平均降水量为1203毫米,降雨时空分布不均,其中监利、洪湖达1270-1370毫米;一般年景在流域的主汛期6-8月、特别是梅雨季节降雨集中。四湖地区外围受长江、汉水、东荆河环绕,区内以内荆河为骨干,上承丘陵岗地来水,下汇平原湖区渍水,汛期江河洪水常常高出内垸几米甚至十多米,时间长达两三个月,丰水年份时间更长。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区内暴雨、大风、干旱、寒潮、冰雹等自然灾害性天气时有发生,特别是外洪内涝经常遭遇,洪涝灾害十分频繁。1954年长江流域大洪水以后,严重内涝灾害的年份仍有1964年、1970年、1973年、1980年、1981年、1983年、1991年、1996年、1998年、1999年、2008年、2010年12次;受旱严重的年份也有1957年、1959年、1960年、1972年、1978年、1988年、2000年、2011年8次。

       同时,四湖地区因水系纵横交错、相互串通,极易导致钉螺孳生和蔓延,一直以来是湖北省乃至全国血吸虫病最为严重的地区,素有“全国血防看两湖(湖南、湖北),两湖重点在四湖”之说。2009年5月,全国人大环资委到四湖流域调研,8月,国家水利部与湖北省政府签订水利建设合作备忘录,均对以水利和血防为重点的四湖流域治理提出了明确要求。

       (三)水利地位十分重要。

       四湖流域在原荆州地区行政区划内,是全国防洪的重点、荆州治水的难点、防汛抗灾的焦点。治荆楚必先治水患,兴水利才能兴荆州。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按照“统一规划,统一治理,统一管理,统一调度”的原则,带领人民群众筑堤防、疏沟渠、建闸站、修水库,持续开展了大规模的水利建设。整修加固荆江大堤182.4公里,洪湖监利长江干堤231.73公里,汉江干堤65.13公里,东荆河堤160.3公里,同时还在这一地区建成了长江流域容积最大的洪湖分蓄洪工程。国家对四湖流域的综合治理自1954年大洪水以后全面启动,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修筑堤防,“关好大门”;第二阶段开渠建闸,治理内涝;第三阶段兴建泵站,提高标准;第四阶段续建配套,巩固效益。经过60年的治理和建设,四湖地区建成了比较完整的防洪、排涝、灌溉工程体系。“水利兴,农业稳,荆州定”。四湖地区水利工程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四)历年贡献十分突出

      四湖地区土地面积仅占湖北省的6%,粮食总产占到全省的15%,棉花总产占全省的20%以上,油料总产占全省15%,水产品占全省的23%以上,禽蛋总产占全省的30%,牲猪总产占全省的25%,成为湖北省重要农业商品基地,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巨大贡献。四湖流域除农业生产外,区内工业在全省也占有重要地位,在纺织、化工、农药、轻工业、制盐和石油开发等方面有着较快的发展。在历次防洪抗灾的斗争中,四湖流域广大干部群众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精神,舍小家、顾大家,全面防守、重点加强,保障了荆江大堤、长江汉江干堤和重要连江支堤安全,保障了江汉平原和大武汉的防洪安全。同时精心调度水利工程,全力以赴抗灾生产,保障了国家粮食安全。在这块土地上,还兴建分蓄洪区、实施南水北调引江济汉工程,为保长江中下游防洪安全、保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做出了牺牲和奉献。

      二、推进四湖流域水生态文明建设刻不容缓

       四湖流域自形成以来,水利工程一直处于超负荷运转之中。由于规划建设任务尚未完成,防洪排涝能力不足,粮食安全问题依然突出;同时河湖水体污染严重,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修复任务艰巨。

       (一)湖泊治理保护严重滞后。

       长期以来,由于阻断江湖、围垦造田、拦湖筑汊,管理无序、开发过度、保护不力等因素叠加,导致湖泊数量锐减、面积萎缩、水体污染、环境恶化、生态脆弱、功能退化等问题突出。1949年,四湖流域面积在1000亩以上的湖泊有195个,总面积2726平方公里。目前,流域内有湖泊38个,面积733平方公里,减少了73%。四湖流域的四大湖泊原有面积1158.8平方公里,现在不足500平方公里。洪湖是我国列入中国重要湿地名录的第58个湿地,1950年面积750平方公里,现确认其多年平均面积308平方公里,确定调蓄面积402平方公里。长湖是湖北省第三大湖泊,由于过度围垦,水面由229.38平方公里缩至157.5平方公里,减少了31.3%,确认多年平均面积为131平方公里。

       长湖、洪湖两大湖泊治理由于未纳入国家计划“笼子”,地方财力十分有限,防洪与排涝、开发与保护问题一直没有解决好。特别是长湖,直接关系到荆州市主城区防洪安全,对流域供水、粮食、生态安全影响非常之大。2008年7月,国务院以国函[2008]62号文正式批复《长江流域防洪规划》,明确要求“按100年一遇洪水标准加高加固荆州北面滨临长湖的长湖湖堤、太湖港堤。”但目前,长湖防洪标准约20年一遇。造成枯水期水资源储备不足,水环境恶化、水生态退化。同时,由于湖泊管理体制复杂,管堤防不管水面,管水面不管水质,管水质不管功能,湖泊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缺乏联动机制、缺少综合执法,水事违法案件时有发生,致使湖泊调蓄功能减退,防汛压力增大,形势日趋严峻。

       (二)粮食生产安全令人担忧

       根据2007年湖北省政府批转的《四湖流域综合规划》,四湖中下区排涝能力应达到10年一遇、防洪能力达到35年一遇的标准(1996年型洪水),需采取加固洪湖围堤、疏挖排水干渠、实施退田还湖、中区截排分蓄、中区增建泵站、改造排灌涵闸等综合措施。2008~2010年,湖北省安排3亿元专项资金,实施了部分洪湖围堤加固、部分区段干渠疏挖等规划建设任务。2010年4月,湖北省发改委、省水利厅向国家报送了《湖北省四湖流域综合治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计划总投资25.28亿元。

       目前,国家尚未安排专项投入,省级财力有限,四湖流域防洪排涝标准整体偏低:中下区排水系统防洪标准约15~25年一遇,排涝标准约6~8年一遇,有的地方只有3~5年一遇。由于历史原因造成过度开发围垦,使蓄泄格局恶化,一、二级排涝泵站比例失调,排水渠道淤塞严重,一些内垸河、湖、渠堤身单薄矮小,洪涝灾害发生频繁,给粮食生产安全带来极大威胁。

       (三)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

       根据湖北省政府批复的《湖北省水功能区划》,洪湖湿地自然保护区、长湖保留区、四湖总干渠保留区的水质管理目标均为Ⅲ类。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化的推进,大量的工业废水、生活污染以及农业面源污染物等超标排入湖泊,加之农业结构不够合理,湖泊水产养殖的无序过度发展,以及水利工程设施标准不高等诸多因素,导致河湖水质整体下降,局部水域污染严重。

       据统计,四湖流域年排放工业废水4000多万吨,排放生活污水8000多万吨,加上农药化肥污染、畜禽养殖污染、水产养殖污染等,使流域纳污负荷量大大超过了环境承载力。近几年监测结果表明,四湖流域地表水体水质均不能满足水环境功能区划要求,长湖水质为Ⅳ—Ⅴ类,洪湖水质为Ⅲ—Ⅴ类;四湖总干渠习家口至洪湖市瞿家湾段水质为Ⅲ—Ⅴ类,局部水域为劣Ⅴ类;西干渠荆州城区段水质为劣Ⅴ类;豉湖渠荆州段水质为劣Ⅴ类。流域水环境的持续恶化,给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和身心健康带来严重影响。

       (四)生态修复改善亟待加强。

       四湖地区由于历史原因使江、湖隔断,破坏了洄游性鱼类的繁衍和生活环境。湖泊的萎缩和容积减少,使得湖泊湿地植被资源和水生野生动物的生境进一步受限,湖区水生生态系统破坏明显加剧,也相应带来生物量减少、生物多样性减少、物种结构发生改变等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同时,围湖网箱养殖、人工投饵(肥),致使水体透明度下降,底层植被死亡。加上人为捕草,湖面近70%的植被遭到破坏,水体自净能力几近丧失。

       据调查,在洪湖栖息的水鸟由原来的167种减少到40种左右,来洪湖越冬的候鸟由原来的数万只锐减到约2000只,鱼类品种也由1964年的74种减少到现在的50余种;洪湖水生植物由上世纪60年代的472种下降到现在的98种,水草覆盖率由98.6%下降到只有少数水域有水草,蓝藻水华泛滥。上世纪80年代初,长湖水生植被覆盖率为100%,目前减少到30%;1985年长湖的鱼类有60多种,2005年只剩下30多种。目前长湖的养殖面积达9.8万亩(其中大湖围栏、网养殖8.5万亩,湖边精养鱼池1.3万亩),占湖面面积的46.3%,养殖密度大大超过了湖泊的生态环境承载能力。这种缺乏科学规划与管理、单纯追求养殖经济效益的结果,造成严重的湖泊湿地生态灾难,既影响生态生物多样性,也制约水产养殖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三、推进四湖流域水生态文明建设条件成熟

      四湖地区经过多年的治理,水安全保障能力不断提升,水资源保护管理得到加强,加强水生态治理条件十分成熟。

     (一)江河防洪能力大为提高。

       四湖地区原与长江、汉水、东荆河相串通,一直延续到1956年4月完成洪湖新滩口堵口工程后,四湖地区才构成一个整体。经过多年的治理和建设,江河防洪体系逐步完善。1998年大水后国家投巨资对洪湖监利长江干堤进行了全面整修加固,随着三峡工程的建成投运,荆江河段的防洪能力已提高到百年一遇的标准。目前,直接保护四湖地区的荆江大堤正在实施第三期综合治理工程。南水北调工程的顺利推进和汉江中下游治理工程的实施,使汉江、东荆河的防洪能力也有了很大提高。沮漳河改道工程实施多年后,即将进行全面治理。与此同时,四湖上区的病险水库完成了除险加固。曾经的水乡泽国形成了十分完整的防洪保护圈,构筑了比较坚固的江河防洪屏障。

       (二)排涝抗旱体系不断完善。

       四湖流域的治理一直受到国家、长江委、省委省政府及历届地方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同时还得到世界银行的重点关注和大力支持。在统一规划的前提下,建成了以总干渠、西干渠、东干渠、田关河等6大干渠为骨干的排水渠系;建成了以新滩口、田关排水闸为主,辅以新堤排水闸、杨林山深水闸联合运用的自排系统;建成了以高潭口、新滩口、螺山、田关等17座一级泵站为主的电力外排工程;对长湖、洪湖进行重点整治,加固湖堤、固定湖面、确定了调蓄面积和备蓄区。经过60多年的统一治理和持续建设,四湖流域形成了由湖泊、河渠、堤防、涵闸、泵站组成的、比较完整的排涝、灌溉工程体系。

       近些年来,在国家和省的关心重视下,实施了四湖西干渠水利血防治理工程,完成了四湖流域综合治理总干渠一期工程,对流域800千瓦以上大型排涝泵站和部分中小泵站进行了更新改造,大型水闸的除险加固纳入了国家计划。同时,灌区建设、安全饮水工程全面推进,四湖地区的排涝抗旱体系不断完善。

      (三)湖泊保护管理受到重视。

       湖北省将湖泊保护纳入全省发展战略,2012年《湖北省湖泊保护条例》正式实施,强力约束和规范全省湖泊保护管理工作,以有效维护湖泊生命健康,促进湖泊资源可持续利用,保障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湖北省政府还明确了湖泊保护的远期目标,要求湖泊经济社会功能与自然生态系统协调,人湖和谐共处。近期要利用3-5年时间,基本遏制湖泊面积萎缩、数量减少的局面;主要湖泊污染排放总量、富营养化的趋势得到有效控制,水功能区划达标率70%以上,具有饮用水源功能和重要生态功能的湖泊水质达到Ⅲ类及以上;理顺湖泊保护管理体制,完善保护机构,健全工作机制。

       2013年,湖北省在开展“一湖一勘”的基础上,公布了湖泊保护名录。对列入全省湖泊保护名录的湖泊,逐个编制详细规划,界定湖泊保护范围,加强湖泊水污染防治,推进湖泊生态修复,实施湖泊保护生态移民。湖北省水行政主管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加强湖泊保护的监管,加大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并建立了湖泊保护的联席会议制度。市、县各级的湖泊保护管理工作也正有序推进。

       (四)引江济汉工程造福民生。

       南水北调工程是党中央、国务院关注民生,优化我国水资源时空配置的重大举措,是解决我国北方水资源严重短缺问题的特大型基础设施项目,是未来我国可持续发展和整个国土整治的关键性工程。引江济汉工程横跨四湖流域上区,全长67.23公里,作为南水北调中线汉江中下游四项治理工程之一和湖北省最大的水资源优化配置工程,可极大地改善和保障汉江中下游的生态环境、灌溉引水、城乡供水和航运条件,对促进整个汉江中下游地区乃至湖北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都具有极其重大和深远的意义。

       引江济汉工程的实施对四湖地区及工程沿线地区带来的影响巨大而深远。必将有利于四湖流域防洪排涝抗灾能力的提高,有利于“两江”航运条件的改善和文化旅游的繁荣,有利于城乡水环境的治理和水生态的修复,有利于区域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

       四、推进四湖流域水生态文明建设大有可为

       四湖流域在湖北省独特的地理位置及在经济社会中的重要作用,决定了其水生态文明建设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关系到国家粮食安全、关系到区域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必须高度重视水问题,全力做好水文章。

      (一) 加快水工程建设。

       按照《四湖流域综合规划》,加快推进防洪排涝工程建设。一是长湖治理。目前长湖防洪能力约20年一遇,近期急需按50年一遇的标准加固长湖湖堤,对入湖支流进行治理,对穿堤建筑物进行整险加固。二是洪湖治理。洪湖围堤未达标堤段有76公里,其中高程在27.5米以下的低矮堤段有16公里。洪湖围堤因风浪冲刷形成的浪坎达30公里,特别严重的地方已危及堤身安全;洪湖围堤上的穿堤建筑物设计标准低,配套设施差,运用时间长,需要按照规划尽快除险加固。三是闸站建设。依据《四湖流域综合规划》,为保证洪湖在不向围堤外分洪的情况下安全防御1996年型洪水,需要尽快启动四湖中区规划100立方米每秒流量的泵站建设。同时,对四湖流域控制性涵闸全面整险加固或改建重建。四是渠系整治。流域内六大骨干排水渠,除总干渠进行了一期治理、西干渠部分段面实施水利血防工程外,其余骨干渠道均未进行全面治理。特别是下内荆河、西干渠上下两段、洪排河、螺山排渠等也急待进行疏浚。四湖流域的水利工程是保障粮食安全的命脉工程,需要按照已经批复的规划,抓紧立项,尽快建设,进一步提高湖区防洪排涝抗灾能力。

       (二)统筹水环境治理。

       从八十年代末期开始,四湖流域的水环境治理逐步得到社会的关注和政府的重视。几十年来特别是2004年至今,实施了一系列工程和非工程措施,加强了流域水污染的防治和水资源的保护,水环境治理取得了一定成效。几十年的实践表明,流域水环境治理必须采取综合措施:要进一步完善集中和分散点源控制,不断削减主要污染负荷;加强工业废水监管,实现工业污水达标排放;结合新区开发、旧城改造创新雨水收集、输送、处理新模式,控制城市面源污染;加快新农村建设、“城中村”改造,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减少农村面源污染;实施湖泊、河渠底泥清淤、生态修复工程,恢复水体生态功能;实施江河湖库水系连通工程,构建生态水网,优化水资源配置;加强法制建设,创新体制机制,全力维护河湖生命健康,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奠定基础。

       (三)优化水资源配置。

       当前,四湖流域水资源配置有几个比较突出的问题:一是三峡工程建成运用后清水下泄,河床下切,影响沿江各涵闸的春灌甚至夏灌引水条件;二是四湖上区长湖流域径流深相对较小,长湖的有效调蓄容积也较小,难以为四湖中区提供足够的补充水源,影响总干渠水体的流动性;三是四湖中区主隔堤以上自然面积有4425公里,地势平坦低洼,没有大的调蓄容积,雨洪资源难以有效利用;四是兴隆枢纽、引江济汉工程建成后,四湖流域水资源调度管理体系将更加复杂。鉴于这些新情况,应尽快实施四湖流域江河湖库水系连通工程,增加流域水资源的供给。同时,统筹考虑区域降雨、河湖水位水质、外江水位水质情况,制定科学的运行调度规程,合理安排调水时间、线路和水量,优化水资源配置,提高流域排涝抗旱能力,提升水体环境承载能力。

       (四)推进水生态修复。

       在优化水资源配置、实施生态补水的情况下,因地制宜推进水生态修复,努力构建良性水生态系统。一是退田还湖,疏浚湖、渠。对非法围垦面积逐步实施退田还湖,对污染严重的湖泊全面清淤,污染较轻的局部清淤。二是水生植物恢复重建。针对不同污染程度和水深条件的区域,以本地植物为主,直接引种可有效控污、观赏性较强的水生植物。三是水生动物恢复保护。通过生态渔业工程,控制投放鱼苗数量、种类等措施,实施种群结构由单一向多样转变,重建和恢复鱼类群落结构。四是河湖岸线建设。通过人工辅助,对不同地貌和用地条件的河湖岸线进行改良,建设滨湖植被保护与修复工程,提高河湖岸线对径流污染物的截留作用,增加水生动植物的栖息场所,增加水陆交接界面,增强河湖自身应有的活力与生命。五是建设生态示范工程。建设生态修复示范基地和生态保护核心区,实施汇水区生态修复,推动全流域生态治理和建设。

       (五)完善水管理体系。

       政府及有关部门要把四湖流域水生态文明建设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不断完善“政府领导、部门负责、社会参与、目标明确、责任落实、奖惩分明”的工作机制。要严守“三条红线”,建立事权清晰、分工明确、运转协调的四湖流域水资源管理体制。要健全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与水生态补偿机制,促进四湖地区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要健全河湖规划约束机制,按照《湖北省湖泊保护条例》和《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湖泊保护与管理的实施意见》,理顺四湖流域河湖管理体制;尽快制订出台洪湖、长湖治理与保护的详规,搞好划界确权。要加强流域职工队伍建设,提高管理人员综合素质;建立和完善湖泊巡查、安全管理等各项湖泊管理规章制度;加强涉湖建设项目审批和后期监管工作,及时查处水事案件。要加大对湖泊保护意识和湖泊资源忧患意识的宣传教育,营造全社会保护河湖的强势氛围。要建立公众参与的湖泊保护、管理和监督机制,定期发布湖泊保护的相关信息,保障公众知情权;鼓励社会各界、非政府组织、湖泊保护志愿者参与湖泊保护、管理和监督工作,并建立、完善湖泊保护的举报和奖励制度。总之,要完善体制机制,强化河湖管理与保护,全力维护四湖流域河湖资源功能和生态功能。

       (六)打造水文化品牌。

       四湖流域水自然资源丰富,长江、汉水相互连通,几大湖库合理布局,河渠纵横排引得当,水生态景观众多,水文化历史沉积厚重,文化旅游资源十分丰富。从大禹父亲鲧治水留下的息壤,到屈原湖畔行吟的文星楼,四湖地区有史可查的水事活动不胜枚举。春秋楚庄王时期,楚令尹孙叔敖开“云梦通渠”,勾通江汉航运,同时主张“堤防湖浦,收九泽之利”,形成了最早的堤垸。在此后长达两千多年的历史中,四湖地区人民群众与水斗争留下了丰富的历史遗存。从工程上讲,大致可以分为防洪、排涝、抗旱、通航、通路、军事、生活等,其中记载最全、影响最大的当属堤防建设。荆江大堤自东晋年间肇基以来,一直是水利建设记载的核心。与水文化有关的龙舟竞渡、采莲船、端午粽子、民歌民谣和水上祭祀活动等,在民间为老百姓喜闻乐见并代代相续。荆河戏、鼓盆歌、放河灯、摆龙灯、做堤时的打夯歌、狮子舞等传统习俗流传至今。

       人类逐水而居,城市因水而兴。对四湖流域而言,是在洪泛区治水,沼泽地求生。“楚国故都”曾经挺立华夏四百余年,“三国名城”更令无数英雄折腰、墨客景仰。一部四湖的历史就是人与水斗争、人与水依存的历史。新时期,在荆江之滨还孕育了伟大的’98抗洪精神,可以和楚人“筚路蓝缕,以启山林”一道留传给子孙后代,成为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今天的四湖,引江济汉大运河润泽荆楚大地,蔚为壮观;兴隆枢纽水电站创造平原奇迹,世人瞩目。水文化是四湖流域水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畏水、御水、治水、伴水度日,铸就了安澜江河、守卫家园的水利丰碑;人们亲水、爱水、护水、和谐相处,留下了数不胜数、可歌可敬的精神食粮。水之形、水之神、水之韵、水之魂在四湖流域不断丰富、延展,需要深入发掘、精心打造、大力宣传、永久传承。

       国家确定将中西部沿长江区域打造成新的经济支撑带,湖北省已将“两圈一带”战略升级为“两圈两带”。四湖流域正处于这一开放开发的中心区、连接区,区位优势十分明显,开展水生态文明建设基础较好、条件成熟、代表性强、辐射面广,既可为粮食安全提供有力支撑,又能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重要保障;纵可影响南水北调沿线,横可示范长江汉水流域。面临当前促进新型城镇化、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新形势、新要求,推进四湖流域水生态文明建设势在必行、刻不容缓!

地址:湖北省荆州市荆州区武德路56号 电话:0716-8264484 0716-8524940